2019年11月20日 星期三

小孩子真的看的到嗎?

幾天前,小惹突然指著天花板的一角

惹:爸爸,那邊有阿彌陀佛!

強押著震驚的我,還要裝得很平靜...

我:是現在嗎?

惹:是之前啦!現在沒有了!

我:你怎麼知道是阿彌陀佛?

惹:阿彌陀佛就是阿彌陀佛阿!

我:那...那是林邊的阿彌陀佛還是旗山的?

惹:是林邊的喔!

我:那下次回林邊的時候,記得要跟他說謝謝他來金門照顧我們喔!

惹:好!
--
惹會把各種神像都通稱為阿彌陀佛
我在猜可能是林邊老家的土地公吧?

2019年11月10日 星期日

浯島夜話 - 社區氣候、室內氣候


氣候值,通常指的是某個氣象因子的30年平均值。

在以往的氣象觀測中,觀測必須透過人員判讀來完成,即便電子化觀測後,足夠精密的電子觀測儀器也是所費不貲,在觀測成本高居不下的情況下,觀測點通常是選擇空曠沒有遮蔽的草地上,為使觀測結果具有該區域的代表性。在這種條件下所累積的30年觀測,自然具有足夠的公信力來描述該區域的氣候。

但這樣的觀測結果如果直接套用在社區,地表的條件完全不一樣,不同的比熱下,吸、散熱的過程會有明顯的速度差,以至於溫度極大(小)值的表現會不同;水分的保存與否,也會改變加熱的過;社區中還有各種錯縱複雜的建築,會造成太陽光的遮蔽、風的分流,建築的材質也是變因,更別說車輛、冷氣等熱源的直接排放。

這些都不是氣候值能考慮的,而多數人,是生活在這社區內的。隨著科技進步,氣象儀器價錢逐漸親民,社區內的微氣候或許會開始受到重視。

如果在蔡氏宗祠內連續觀測30年,能否說這是蔡氏宗祠室內的氣候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