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省思/氣象報不準? 科技有瓶頸!
【聯合晚報╱記者謝蕙蓮/整理】 2009.08.19 02:58 pm
莫拉克的豪雨重創南台灣,也重傷民眾對政府的信心。中央氣象局,更成為眾矢之地,大家都想問:「颱風降雨量,難道不能報得準一點嗎?」
台灣大學大氣科學系主任吳俊傑領導「追風計畫」團隊,過去幾年開飛機追著三十幾個颱風跑。但他表示,過去30年,全世界對颱風路徑的預測進步很大,但雨量預報「還是不行!」
「氣象預報有科學的極限,就算找世界上最厲害的科學家來做,還是會碰到相同的極限!」外界批評氣象預報失準,吳俊傑表示,大氣有它的不確定性,特別是降雨,目前的科技還無法精準預測,全世界皆然。
科學技術無法精準預測降雨,颱風來襲時,只能透過衛星和雷達的即時監測資料,不斷修正雨量預測。正因為有科學上的極限,吳俊傑認為,氣象預報面臨過度預警,和預警不足的兩難。過度預警可以降低損失,卻會造成浪費;預警不足,則可能因為準備不足發生風險。
看到南部嚴重水患災情,吳俊傑忍不住說,國內的環境因為國土過度開發,很多地方都非常脆弱,再碰上超強降雨,終至付出慘痛代價。
他表示,颱風路徑、降雨預測,未來不是不能改進,但再怎麼改進,還是有科學的上限。重要的是,經過這次災難後,未來再做國土規畫時,要訂出最妥善的政策。
台大大氣科學系教授李清勝也表示,過去15年,全世界對颱風路徑預測,中心位置誤差已經從200公里,縮小為100公里。未來預測誤差可以再進步,但難度會愈來愈高。
聯合國氣象組織,已把降雨預報訂為未來的重要任務。他表示,目前全世界包括美國、英國、日本、歐洲…,沒有一個國家可以做定時、定點的降雨預報,因為有太高的隨機性。
外界批評這次莫拉克颱風,氣象局一開始只預測南部山區會有800到1000豪米。李清勝說,「800到1000毫米已經是非常大的雨量。美國很多地方,一整年的降雨量,也才500到1000毫米。」
他說,當氣象局預報這麼大的降雨時,水利署就會做淹水評估,農委會也會進行土石流預警,再由消防署通知地方政府,做必要的準備或強制撤離。8月7日南部雨量已經非常多,而且前一天就知道8日還會繼續下,他認為,災害應變機制的消息傳遞可能有問題,讓民眾對災害的感受不足。
面對外界責難,中央氣象局預報中心主任吳德榮說,氣象局已經盡力,事後也證明預報結果和其他國家相比毫不遜色。他強調,氣象預報有科技上的瓶頸,不是今年花錢,明年就可以看到成果。
外界怪罪氣象局沒有一次就報足雨量,吳德榮表示,雨量預報受地形、速度、路徑影響,一定要根據颱風發展調整上修。他說,即使是一開始預測的1000毫米,已經是非常大的雨。過去的颱風經驗,1000毫米的降雨有可能造成重大災難,加上後來颱風變慢,雨量才不斷上修提高。
回頭檢視預測資料的應用,吳德榮認為,整個防救災體系,有很多可以檢討改進的地方。特別是防災觀念,要有風險觀念,寧可事前多準備、多防範,把風險提到最高,才能把傷害降到最低,「十次颱風裡,有一次撤對了,就值得了!」
吳德榮也建議,台灣地形特殊,各縣市政府都應該找一個專業的協力學校,針對當地特殊地形、低漥地區,訂出每個鄉鎮的雨量警戒值。未來再面臨颱風豪雨,才能有積極的防災作為。
【2009/08/19 聯合晚報】@ http://udn.com/
1 則留言:
http://simonown.wordpress.com/2009/08/12/aa0005/
這篇真是該死的好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