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4日 星期四
感覺很像的狂風
我跟龍捲風的成因很不熟,所以無法回答那個問題,只知道他通常出現在劇烈的對流系統,但為什麼我真的不知道為什麼。而我們的龍捲風跟美國大草原那種龍捲風是不是一樣的成因,我還是沒有答案。如果有人有答案,也願意指點一下就太棒了。
剩下的問題,大概可以回答一些不是你的問題的答案,然後你的問題可能就有解了(講的這麼玄是怎樣...)。
因為你把幾個感受很像的狀況都放在一起,自然會感到很迷糊。就像是發燒有可能是因為感冒、傷口發炎、登革熱、腸病毒...,各式各樣的症狀可能都會伴隨著發燒,但當我們觀察到身體有發燒的現象時,你其實只能說你的身體不對勁,需要再進一步找專家(醫生)判定,在沒有其他證據支持下,無法直接說這個就是登革熱(或其他..)。同樣的只憑狂風大作或者劇烈降水,就覺得上一次很嚴重的甚麼(颱風、龍捲風...之類的)是不是要來了?其實也是都是一樣的胡亂猜測。
昨天(2日)晚上的狂風,基本上就是伴隨著暴雨而來的,當大量的雨水降下來的時候,也會帶著大量的空氣往下衝,而這些空氣觸地的時候就會順著地面往四面八方衝,這也就是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原因,風會比雨早到。當只有一個降水系統的時候,大概會是先感受到強風,然後下大雨,再來雨散天開,一般的午後雷雨差不多就是這種感覺。2日的情況較特別的是西南風持續不斷的把一個個的強降水系統送到南台灣,所以會覺得那個強風是一陣一陣的,甚至是雨還沒停,下一個系統前緣的風又到了,才會造成那個狂風好像維持了很久的錯覺,其實他是一波一波的。
關於熱帶性低壓。基本上可以想成這樣,低壓 -(增強)-> 熱帶性低壓 -(增強)-> 輕度颱風 -(增強)-> 中度颱風 -(增強)-> 強烈颱風。沒有甚麼熱帶性低壓一形成,瞬間狂風大作這種事,因為他也必須由低壓慢慢累積能量,逐漸增強,才能變成熱帶性低壓,那都是漸進式的過程,甚至如果有時間讓他在海上在持續一段時間,就會再進一步成長成輕度颱風。之所以讓你覺得瞬間狂風大作,僅僅是因為那個熱帶性低壓的移入,開始影響東港了,把他想成輕度颱風的暴風半徑移入你所在地的上空,可能會比較好想像。
台灣附近夏天海溫都還算高,所以低壓增強為熱帶性低壓的機會不小,而近幾年熱帶性低壓的致災性越來越顯著,但卻常因為還不是颱風而被民眾輕忽,這也是為什麼氣象局新增了熱帶性低壓的預警,期望能透過更多的預警達到減災的效果。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