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9日 星期一

被撒出咖啡杯的色漬

上個禮拜參加的咖啡館,
如同上一篇寫到的很多想法,
但其實如果不寫下來,
那真的就跟嘴砲沒有甚麼差異,
所以趁著還沒拿抹布擦掉趕緊記錄下來!

先來個局長分享的:
現在不做,未來還是要被推著做!
那為什麼不現在高高興興的做?

  • 防災方面:
在地震速報都已經可以做到地震發生後30秒(註1)內把訊息傳到手機,而我們居然還在使用傳真機傳遞有明確雨量門檻值的通報?今天萬一真的出現災害,要是局長珍在新聞上講"...我們第一時間有傳真通報地方政府...",氣象局就真的準備起來撈起來曝乾!

盡速做到自動化把訊息傳真出去,這個問題要做的事情很多,選定平台,製作推播伺服器、受眾區分與管道區分、各種測試...,以公部門的速度最快也要兩年才能搞定!不做就是等著看是在誰的手上爆炸!
  • 測站特色、地區中心:

把都會站、郊區站、觀光(教育推廣)站區分出來,自然各氣象站就有自己的定位與特色。或者把地區中心給確立下來,行政之類的雜事統合之後就可以更有效率的節省人力,讓喜歡做行政的去做行政,喜歡鑽研氣象的深入去探索地方的天氣。而不是現在這種8個小時之內又要觀測發報、又要盯天氣、又要顧站上財產、資安、公文....,偶而再來一下測站參訪、到校服務,每一件事都只是0.1個年人力的小事,但就是沒辦法讓你靜下心來處理需要腦袋的事!

另外,北、中、南、東、離島,大家有各自的天氣狀況、風土民情要應對,現在或許還可以,但5年後一定不能再是台北看天下式的預報,誰要聽啊?地方性的預報能力是一定要培養起來的能力,現在不做,以後一樣要花時間從新建立,這種需要好幾年才起得來的能力,能越早做越好!而且要專心做,要再做一堆炸事後再去寫預報,除了得到像日記式的跟昨天一樣以外,還能期待甚麼?

此外,做區域中心的另一個好處是民眾不會再覺得中央不重視地方。目前對這個議題的因應是一縣市一氣象站,字面上看起來很不錯,但事實上根本就是應付。例如恆春站距離屏東縣政府直線距離50幾公里,不塞車光車程就要1個多小時,緊急的時候要怎麼支援?電話、影像、網路支援,那幹嘛不找台北?新屋站(桃園)、日月潭站(南投)...都是一樣的問題。如果有區域中心,那就由區域中心調派人力支援,可以使用的人力增加,運作起來才會順暢,現在進駐各縣市一級災害應變中心,各氣象站最多就一個人有空去,那個人就是主任。

重複性的事情減少、差異化的事情增加,測站的定位就會自己跑出來,而不是想得很美好,根本做不到!

  • 無人化觀測、班務的可能性:

將觀測人員由第一線退下來不管是分析、研究、資料品管、儀器維護,甚至行政、防災、科普推廣....第二線能做的考量會更全面。之所以要在第一線,必要條件是人要做得比儀器好,但有嗎?部分氣象站的觀測有不可取代性,例如玉山站的眼睛,是空勤、海鷗、山友的重要依憑,但是其他氣象站是否能提出人必須在現場的理由?必須維持3小時觀測一次的理由?

  • 正常班務工作方向
在改變之前,氣象站人員手上已經有很多的工作要處理。但受限於輪班的體質,多數的業務無法專精,而且花費時間相當大量。若未來改成正常班務,可將站上人員分兩部分:行政與氣象(概念是參考現行南區中心的做法)。工作的細分還不明確,但約略會分成行政、儀器、研究、預報等幾個面向,預報包含臉書小編之類的工作。
  • 他人提出的好意見
"服務農友,輔導農友使用APP查詢"
也不只是農友,APP用得很順的只有我們這輩或年紀往下相容的年輕人。對於我們的長輩,不管是哪個行業,手機上的程式對他們來說都是需要教學、需要克服的門檻。怎麼找出這些需求,以及把這群人找出來上課,都是很大的課題。
漁業訪視、農友訪視都是個方向。

"2個小時的預報能力"
與預報中心的主軸一樣,但細節可能要重寫。針對地方性、局部性的描述,細節有問題再與預報中心討論。初期可以從活動合作開始,對象先鎖定公部門在各方面都比較方便。也可以慢慢累積氣象站的時間、空間上的預報難易度,例如甚麼地方或甚麼季節比較容易報不準。

"避免單一價值觀"
長官提到當初要去說服立法院給錢買超級電腦的時候,遇到了一些阻礙,所以帶了一些人去當說客。找說客的標準是找那些想法跟自己不一樣的人,不同的思考邏輯,能從更多不同的角度切入,只要有一種說法可以讓長官接受就贏了。相反的,如果都是找一些跟自己想法一致的人去,那些人在場其實沒辦法帶來更多助益。

"科普中心"
除了少數都會站,多數氣象站位於科學教育機構較不普及的地區,如果好好發展,都會是該地的科普教育中心。

--
註1:災防告警細胞廣播系統(PWS)
...2.預警時效:由於包括測報時效、網路通訊以及跨單位之資訊整合傳遞,約在地震發生後20多秒內,基地台覆蓋範圍內(以縣市為區域範圍)、符合CBS通訊規範之手機將可強制收到文字與聲響告警。...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