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22日 星期五

春分,日夜均分?

以現在天文學的角度,自然是可以很精確地訂出春分點(秋分點),也就是太陽直射赤道的那個時間點。但在"春分"這個詞剛創立的時候,老祖宗認識的地球還不是圓的,自然沒有繞著太陽轉這種觀念,更不用說自轉傾斜角23.5度了。

那"春分"這個詞是怎麼來的?

關於節氣創立的時間:
"中國古代利用土圭實測日晷,將每年日影最長定為「日至」(又稱日長至,即太極圖中四象的太陰、長至、冬至),日影最短為「日短至」(又稱短至、夏至)。在春秋兩季各有一日的晝夜時間長短相等,便定為「春分」和「秋分」,人類各民族多有此四。在商朝時只有四個節氣(四象,即四季),到了周朝時發展到了八個(八卦),到秦漢年間[3],二十四節氣已完全確立。"

關於時辰創立的時間:
"以12時辰為1日之紀時法,在《周髀算經》已有雛型"

以上兩段節錄自維基百科

如果在商朝就已經有4個節氣,而以2個小時為單位的時辰要到周才有雛形,那顯然在節氣剛創立的年代要準到以分鐘計時是不可能的,而且誤差正負10分鐘內就會有20天左右的差距,那春分日就會飄忽不定。所以這個"分"不可能是日夜均分。

在古人發現了溫度與影子長短的關係後,日晷的設立把夏至、冬至的時間點固定下來,而同時也讓古人有了年的周期概念,每過365日,那一天的影子就會是最短的。文獻上只提到商朝開始有4個節氣,但我相信在4節氣之前,一定還有一個時期是只有2個節氣的,一個是影子越來越長,另一個則是越來越短,各182、183天。而在這兩個節氣的中間對分,在影子越來越短的那個節氣那天,就是春分,另一個則是秋分。夏、冬至日是觀察而來的,但春、秋這兩個節氣是基於夏、冬2個節氣的基礎上虛構出來的。

這想法合於當時的顯學--易經。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夏至(陽)過後,陽極陰生,天氣開始逐漸轉冷,直到冬至(陰)之後,陰極陽生,天氣開始逐漸轉熱,直到夏至,至此天氣的年循環便已然確立。
於陰(冬)、陽(夏)之間,在漸冷跟漸熱的時段,各自再化出少陰(秋)跟少陽(春)。少陰代表著熱轉冷的過程中,冷開始佔上風的時間點,在這個點上,陰跟陽是一樣大的,過了這個時間點陰增陽減直到純陰(冬至)。這個時間點就是"分",在熱轉冷就是秋分,在冷轉熱就是春分,至此,一年就有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4個時間點了。

之後,到了易經大顯的年代周朝,四化八我想也是剛好而已。

就算不談易經,只談算數。182天切對半成兩個91天,算太陽起來幾次一定比算日夜有沒有均分來的簡單很多。只是最後的結果發現春分、秋分這兩天剛好日夜看似均分,又更加強當時對於這個分法的信心度!

所以春分、秋分是把那兩段時間對分,而不是日夜均分。

--
以上討論的春分、夏至、秋分、冬至講的都是日,跟現在的節氣是指一段時間不同。
例如春分日在3月21或22日,但春分這個節氣在時間周期上是指太陽位於黃經0°至15°的區間,大約是公曆3月20日至4月4日之間。

沒有留言: